中西食療|初春時濕時乾頭痛腹瀉濕疹發作點算好?

0
181
濕疹發作

20230221225519 63f54bd75e030

最近天氣由乾冷轉變為濕寒,時濕時乾,頭痛腹瀉濕疹發作點算好?註冊中醫師梁尹倩(Cinci)表示,這時節雨水較多,氣候潮濕,「濕重」易令人感到頭痛頭暈、濕疹發作,抑鬱焦慮易致腹瀉。梁醫師講解初春養生方法,推介20款食材健脾疏肝祛濕及3款養生茶飲食療。

初春濕寒濕重 易頭暈腹瀉濕疹發作

梁尹倩醫師在「CheckCheckCin」facebook專頁發文指,雨季的潮濕天氣是「外濕」的一種,容易讓身體感覺不適。「因於濕,首如裹」,「濕重」會令人感到頭重重、頭暈胸悶。濕氣會侵犯皮膚,輕則多面油,重則濕疹反覆發作。

梁醫師指, 「肝木生發太過,則克傷脾土」,緊張、抑鬱、焦慮或憤怒於春季更容易影響體內氣血運行,阻礙消化,導致腸鳴、腹瀉或反覆肚瀉等脾胃症狀。她提醒,初春乍暖還寒,時雨時晴,時濕時乾,在天氣驟變的轉季時分,要適當加減衣服,慎防濕寒偷襲。

初春養生重點 健脾胃祛濕禦寒

梁尹倩醫師指出, 初春養生重點是「祛濕禦寒,養護脾胃」。雨季容易讓身體聚濕,不管甚麼體質,也要健脾袪水。飲食方面,要減少生冷及油膩食物,減低脾胃負擔。脾胃若能正常運作,就可將身體多餘水分排出體外,保持身體年輕有活力。

初春養生飲食 20款食物健脾祛濕疏肝

梁尹倩醫師指,雨水節氣期間應少吃酸味食物,多吃疏肝理氣、健脾祛濕食物。

初春養生飲食宜忌1:少吃酸味食物

例如:橙、柑橘、番茄、士多啤梨、奇異果、葡萄等。

20230221225519 63f54bd784b44

20230221225519 63f54bd797acf

初春養生飲食宜忌2:多吃疏肝理氣、健脾祛濕食物

梁醫師指,春天雨水節氣養生要多吃疏肝理氣、健脾祛濕食物,例子如下:

初春養生 疏肝理氣食物

例子:五指毛桃、白蘿蔔、陳皮、山楂、桂花、玫瑰花

20230221225519 63f54bd7a9735

初春養生 健脾祛濕食物

例子:淮山、眉豆、茯苓、薏米

20230221225519 63f54bd7bc719

初春養生 其他養生食物

例子:番薯、菠菜、芽菜、黑木耳、椰菜花、番荔枝、米水、韭菜、百合、豆苗、蓮藕、芋頭

20230221225519 63f54bd7ccee2

初春養生飲食 3款茶飲食療

要健脾祛濕,紓緩怕冷、困倦、易腹瀉等症狀,梁尹倩醫師推介以下茶飲及菜式,適合初春雨水的日子食用。

初春養生食療1:香茅薑炒米水

20230221225519 63f54bd7df356

功效:暖胃驅寒,健脾祛濕,紓緩怕冷、困倦、容易腹瀉等寒濕症狀

材料:香茅1支、檸檬2片、生薑2片、炒米2湯匙/炒米水粉1包、冰糖適量

做法:

1. 材料洗淨,香茅以刀背輕輕拍碎,切段備用。2. 保溫瓶內加入1000毫升熱水,加入所有材料泡5分鐘即可。3. 此茶能反覆沖泡至味淡。

初春養生食療2:蔬菜壽喜燒

食材功效

大蔥:發汗散寒,健胃殺菌

茼蒿/皇帝菜:安心養脾,清肝明目

壽喜燒材料:大蔥、茼蒿/皇帝菜、大白菜(娃娃菜/旺菜亦可)、紅蘿蔔、金針菇、冬菇、淮山、 豆腐、芋絲、烏冬麵、雞蛋

醬汁湯底調味料:日式醬油100毫升、味醂100毫升、清酒或料理酒100毫升、鰹魚高湯150毫升(可用包裝日式鰹魚粉加熱水沖泡,或用日式鰹魚湯包泡水,素食者可改以昆布清湯代替)

做法:

1. 食材洗淨,洋蔥切絲,大蔥切段,其餘蔬菜切適當食用大小備用2. 視乎自己喜好選擇滑豆腐或硬豆腐,硬豆腐可稍稍煎香備用3. 鍋中加入少量油,放洋蔥及大蔥爆香,再注入壽喜燒醬汁至1厘米高

4. 加入大白菜及茼蒿,蓋上鍋蓋煮至軟身及出水,令醬汁會稍為稀釋5. 即可隨自己喜好加入食材烹煮食用6. 最後可在剩下的醬汁內加入烏冬麵,澆入蛋汁煮至軟身即成

初春養生食療3:糯米珍珠丸子

(註:濕疹患者勿吃)

食材功效

糯米:補中益氣、健脾養胃

枸杞子:滋補肝腎,益精明目

丸子材料:糯米300克、免治豬肉200克、 蝦10隻、馬蹄5粒、雞蛋1隻、 蔥1棵、枸杞子10粒

豬肉調味料:生抽1湯匙、糖1茶匙、 麻油少許、胡椒粉少許

做法:

1. 所有材料洗淨;糯米浸水2小時後瀝乾;蝦身去殼保留蝦尾,去腸;馬蹄去皮切碎;蔥切粒。2. 免治豬肉加入調味料拌勻,加入馬蹄粒、雞蛋及蔥粒攪拌至有黏性

3. 取適量豬肉餡放在掌心,放上一隻蝦,將豬肉餡搓圓,放在糯米上滾一圈平均沾上糯米,放上枸杞子。4. 將珍珠丸子排在碟上,隔水蒸15分鐘至熟透即成。

食用宜忌:– 扭傷、痛症患者、容易出現胃脹不適者不宜過量服用。– 注意糯米性質黏滯滋膩,難以消化、容易礙濕,所以不宜過量食用,以免滯氣引起胃脹。

– 消化力差及有濕疹者不宜多吃– 小兒及生病時更不宜食用

除了透過飲食養生,梁醫師表示,也要控制好情緒。表示,要找一個適當的宣洩方法:散步、運動、大叫、大哭,不要鬱在心中。

作者:梁尹倩(Cinci EC):香港註冊中醫,修畢美國佩柏戴恩大學工商管理學士、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及中文大學針灸學理學碩士,《飲湯》系列作者及兩孩之母。